我现在担心的是阅文把网文市场翻了个底朝天,剩下的平台并不是想着为网文作者提供更合适的创作环境,而是用一种观望的状态隔岸观火。
如果阅文集团执意贯彻执行新合同,导致大批作者出走,其它平台便适当提供一个仅比阅文稍微优厚一点的合约,拉拢那些无家可归的笔者,这样的行为等于是全行业参与的一场笔者剥削,其后果可想而知。
不是我悲观,而是资本本身就是逐利的,前十几年,电视剧市场以收视率和利润回报为导向的投机环境让整个电视剧行业长期处于劣币驱逐良币的畸形发展之中,这两年稍微有点好苗头回暖,可是整体来看还是不容乐观。而这两年网文ip改变成功带来的利润回报让资本闻风而至,开发ip,签约明星,量产出剧,平台宣发,一整套的资本运作机制已经日渐成熟,如果他们再将网文作者纳入口袋之中,那么之后,追剧狗想要看到优质的非同质化好剧就变成了一种奢望。
因为流水线生产是资本运作最省钱有效的方法,同质化的明星,同质化的剧本,同质化的宣发,想想都觉的恐怖。
为什么现在老师不家访了?
现在,很多学校老师家访比较少了,但是,家访的老师还是有的。在青岛这边,我就遇到过家访的老师。
究竟为什么老师家访比较少了呢?我想,这得从家访的主要目的说起。一般情况下,老师之所以家访,主要是及时和学生家长交流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思想状况,协同学生家长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在几十年前,老师和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比较单一,除了学校开家长会外,只能靠老师家访才能和学生家长交流。现在,随着手机的普及,老师和学生家长的交流方便多了。既可通过电话交流,又可通过微信交流。真是既方便,又快捷。所以,学校老师的家访也显得稀少起来。
不过,虽说现在老师的家访次数少了,但是,老师和家长的联系次数却多得太多了。可以说家校联系在分分秒秒之间!
因此,也可以说,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减少了老师跑腿的次数,却并没有减少家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