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中间产品和零部件。
美国对中国进口的需求巨大,中美贸易中有60%左右是中间产品,这些中间产品对于美国的生产消费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要想生产出各种中间产品,并保证价格竞争力,需要有庞大和复杂的工业体系支撑,而纵观世界各国,目前只有中国支撑得起。
美国企业和中国形成价值链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让这些企业突然放弃中国去其他国家重新组建价值链,并不容易。事实证明,贸易战给需要从中国进口的美国企业造成了巨大灾难,一些依赖从中国进口零部件再组装的中小企业甚至被逼破产。
扩展资料
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相互依赖度非常高。美国经济靠从中国进口廉价商品,维持了低通货膨胀率和较稳定的经济增长。如果打贸易战破坏这种平衡,与中国“脱钩”,美国就会失去享受了多年的“低通胀高增长”局面。
2018年以来,美国对华出口下降幅度很大,而中国对美出口却创了历史纪录。这说明,美国企业从中国进口有某种刚性。相反,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天然气、石油和大豆等产品可替代性很强。因此,美国与中国打贸易战是得不偿失的。
美国企业出口少了,生产少了,经济增长就会下降;反之,中国企业得不到从美国进口的技术产品,就必须增加投资,扩大替代美国进口的生产,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因此而增加动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美国与中国打贸易战得不偿失
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为主:2014年进口额2323.4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9.8%,增长6.6%。其中,电机和电气产品进口1270.9亿美元,增长8.1%;机械设备进口1052.6亿美元,增长4.8%。家具玩具、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分别居美国自中国进口商品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位,2014年进口额507.5亿美元、411.8亿美元和242.3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10.9%、8.8%和5.2%,增长5.1%、1.2%和10.7%。中国的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占美国进口市场的59.6%、67.0%和59.3%,具有绝对竞争优势,中国的竞争者主要来自墨西哥、越南和意大利等国家。中国同时也是美国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塑料橡胶和光学钟表医疗设备的首位来源国,占市场份额的36.4%、37.2%、26.0%和14.4%,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