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是非洲主河流之父,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一条国际性的河流。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南部的东非高原上的布隆迪高地,由南向北流经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型气候区,最终流入地中海。干流自卡盖拉河源头至入海口,全长6670千米,是世界流程最长的河流。自南向北流经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乌干达、南苏丹、苏丹、埃塞俄比亚、埃及10国,在开罗以下注入地中海(河口无大城市,河口位于北纬30°),全程位于低纬度(南纬3°~北纬31°)。流域面积为28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非洲大陆面积的1/10。自开罗起形成面积约2.4万平方千米的河口三角洲;阿斯旺至开罗段,河谷狭窄,谷底平坦,沿岸分布狭长的河谷平原。
支流还流经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厄立特里亚等国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约335万平方千米,占非洲大陆面积的1/9,入海口处年平均径流量810亿立方米。
尼罗河是由卡盖拉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三条河流汇流而成。尼罗河最下游分成许多汊河注入地中海,这些汊河都流在三角洲平原上。三角洲面积约24000平方千米,地势平坦,河渠交织,是现代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尼罗河下游河谷地三角洲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诞生在此。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集中在这里。
尼罗河被视为埃及的生命线。尼罗河的灌溉条件及定期泛滥带来的肥沃土壤,使河谷和三角洲的土地极其肥沃,庄稼可以一年三熟。在干旱的沙漠地区两岸形成一条“绿色走廊”,可种植棉花、小麦、水稻、枣椰等农作物,并且是世界著名的长绒棉产地。尼罗河两岸优美的风光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条件,旅游成为埃及四大经济支柱之一。
埃及流传着“埃及就是尼罗河”、“尼罗河就是埃及的母亲”等谚语。尼罗河确实是埃及人民的生命源泉,她为沿岸人民积聚了大量的财富,缔造了古埃及文明。近6700千米的尼罗河创造了金字塔,创造了古埃及,创造了人类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