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
收藏网址 手机端
首页 > 市场动态 >详情

毛纺厂羊绒面料一等品怎么计算

来源: 58家纺网 发布于:2023-04-02

按以下国家规定检测标准:

纤维成分含量:

纯山羊绒针织品应含有100%的山羊绒纤维,考虑到山羊绒纤维存在形态变异及非人为混入羊毛的因素,其含量不得超过5%,即成品中山羊绒纤维含量达95%及以上时,可视为100%山羊绒,并可标为100%山羊绒。羊绒混纺针织品优等品和一等品中的羊绒纤维含量百分比允许偏差为3%,就是羊绒纤维的减少不高于3%。羊绒混纺针织品中的其他纤维成分仅限于蚕丝、羊毛等动物纤维及棉、麻等天然植物纤维。

单件重量偏差率:

羊绒针织品以件为单位。在加工每一件羊绒针织品时,根据使用的纱线粗细、编织的密度等因素设计单件重量。

顶破强度:

这项指标反映了羊绒针织品抵抗局部垂直力破坏的程度。顶破强度指标的大小与纱线的粗细、编织的密度等有关。顶破强度越大,表明产品使用寿命越长。由于羊绒纤维细度较细,羊绒针织品比一般的羊毛针织品的强度要低。精梳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要求纱线线密度小于20.8tex时不低于196kPa,线线密度不小于20.8tex时不低于225kPa;粗梳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要求不低于196kPa。

编织密度系数:

编织密度系数只考核粗梳单面针织物的优等品和一等品。如这项指标小于1.0,表明产品的编织密度设计得不合格,产品较松懈。

起球:

羊绒针织品在实际穿着、服用过程中,不断经受摩擦,其表面的纤维端会露出,在表面呈现许多的毛绒,即为“起毛”。若这些毛绒在继续穿用中不能及时脱落,就互相纠缠在一起,被揉成许多球形小粒,通常称为“起球”。羊绒针织品起球,会使产品外观质量恶化。羊绒纤维细而软,较易起球。考核这项指标是控制羊绒针织品的起球程度,起球指标共分为5级,1级最差,5级最好。优等品不低于3~4级,一等品不低于3级,二等品不低于2~3级。

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

二氮甲烷可溶性物质指标指测定羊绒针织品中所含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的成分。这项指标过高,会使产品产生异味,手感发黏。要求生产企业在加工工序时控制油剂和助剂用量。优等品不高于1.5%,一等品不高于1.7%。

松弛收缩:

松弛收缩是指羊绒针织品在动态下洗涤后产品的尺寸变化。产品洗涤后无论与原尺寸相比是收缩还是胀大,都要进行控制。优等品和一等品均为+/-5%。

色牢度:

羊绒针织品的色牢度考核后以级数评定,级数越高,色牢度越好。

耐光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要求不低于4级(深色)和3级(浅色);

耐洗、耐酸汗渍、耐碱汗渍、耐水浸优等品要求色泽变化、其他衬布沾色不低于3~4级,毛布沾色不低于4级,一等品、二等品均不低于3级;

耐摩擦优等品干摩不低于4级、湿摩不低于3级,一等品、二等品干摩不低于 3~4级(深色3级)、湿摩不低于3级;

耐干洗优等品色泽变化不低于4级、溶剂沾色不低于3~4级,一等品、二等品 色泽变化不低于3~4级、溶剂沾色不低于3级。

5. 羊绒衫质量问题有哪些?请举例。

根据对2007年至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连续组织的10次羊绒针织品的监督抽查结果进行的分析,羊绒针织品国抽主要不合格项目中纤维成分含量不合格占比最高,达到不合格项目的74.3%,染色牢度(包含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次之占15.0%,pH值、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松弛收缩(宽度收缩)占2.7%,顶破强度、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项目各占1.4%。分析各指标不合格的原因如下:

1)纤维成分含量不合格。

纤维成分含量在历次抽查中都是重灾区,且长期居高不下,造成纤维成分含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利益使企业质量意识淡薄,未对采购的原料进行严格把关,原料部分送检或者根本不送检,而在产品上随意标注纤维成分含量,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对于不同批次的同种类面料只检验其中某一批次,以偏概全,而实际检测结果是完全不同性质的成分,因此造成标称值与实际检测值不相符。此外,更有甚者个别企业以绵羊毛或者化学纤维冒充山羊绒,以次充好来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

2)色牢度不合格。

色牢度差的产品在穿着过程中,碰到雨水、汗水就会造成面料上的颜料脱落褪色,则其中染料的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都有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人体皮肤的健康,另一方面还会影响穿在身上的其他服装被沾色,或者与其他衣物洗涤时染脏其他衣物。产生该不合格项目的主要原因;一是加工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的直接染料进行染色,染色后又不进固色处理,从而造成色牢度的不合格;二是生产企业对原料缺少把关意识,一味追求低价,不注重质量,对质量的各项指标漠不关心。

3)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不合格。

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被广泛使用于羊毛、羊绒针织品中,此种物质反映的是针织品中所含的可被二氯甲烷溶剂萃取的成分,包括天然羊毛油脂、生产工艺中添加的各种助剂,如纺纱油剂、洗涤剂、柔软剂等,可增加产品的柔软性,使手感更好。因二氯甲烷对皮肤及黏膜有刺激性,如果助剂用量不当,会使产品该项指标偏高,易出现异味、手感发黏,故国家标准中对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是有限定的。二氯甲烷可溶性物质不合格的原因较复杂,与生产工艺流程如各种助剂用量、温度、漂洗时间及次数等多项技术参数有关,其中一个因素出现差错,就会造成此指标出现偏差。

4)pH值不合格。

原料或成品的染色和后整理工艺大部分都要求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进行处理,染色水洗不够充分,会造成成品的pH值与人体的皮肤相差太大,从而会破坏人体皮肤酸碱度平衡,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或引起皮肤过敏。造成pH值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上游面料加工企业在印染整理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漂洗环节,或地下水本身pH值不达标,没有对漂洗水进行弱酸化处理造成的,但归根到底,与企业对原料进货把关不严有密切关系。

5)顶破强度、松弛尺寸变化率不合格。

顶破强度、松弛尺寸变化率反映的是羊绒衫的穿着服用性能,也反映了原料的质量和生产工艺水平。如果生产企业对织造工艺、熨烫工艺不能严格把关,会造成产品密度稀松或小规格产品熨烫成大规格的产品,经洗涤后产品尺寸变形较大影响正常穿着,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6)可分解致癌芳香胺。

偶氮染料对人体有致癌或过敏性,在汗液及某种细菌的作用下,有些偶氮染料发生分解,透过皮肤扩散至人体,成为致癌致敏主要诱因。由于企业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违规使用禁用偶氮染料或使用价廉染料及助剂,由于工艺不稳定导致芳香胺残留出现。

6. 羊绒制品检测的难点是什么?

纤维成分含量指标不仅是历年国家监督抽查的必检项目,也是历年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最高的项目,更是国内各大检验机构检测重点和难点。

纤维成分含量指标检测主要是依靠检验人员人为判别的一项检测,因此对检验人员的技能要求极高,不仅要求熟悉相关标准,更要熟记各种动物纤维鳞片形态,甚至要熟记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动物纤维鳞片形态,只有经过多年的知识积累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增加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人员培训的频次,从而达到全方位提升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以应对高科技新产品的检测和造假方法的不断变化及造假手段的高科技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 石河子天盛纺织厂
    石河子天盛纺织厂
    11-30
    没有上市。石河子一共就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是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富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宏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这三家公司都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新疆纺
  • 石河子属于新疆的北疆还是南疆
    石河子属于新疆的北疆还是南疆
    11-30
    旅游小贴士 1、石河子位处 北疆 中段,东南高西北低,山地、沙漠、平原为石河子的主要地貌形态,全年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2、石河子的夏季是
  • 新疆纺织企业有什么特点
    新疆纺织企业有什么特点
    11-30
    新疆纺织企业情况 通过对新疆部分棉纺织企业的调研,对本地区纺织企业主要生产设备、关键工序所使用的设备及其生产效率、单产情况、质量水平等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