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
收藏网址 手机端
首页 > 市场动态 >详情

辽国皇帝耶律德光最后怎么死的?真的变成“木乃伊”了吗?

来源: 58家纺网 发布于:2022-08-20

谢小蜜邀

读后有感首先我们基本可以肯定,把耶律德光做成“盐渍木乃尹”这事不是他妈妈述律后的主意

947年三月十七日耶律德光踏上返乡省亲的旅程,四月二十一日,耶律德光死于栾城(现河北石家庄附近,当时已是初夏。

以车驾的速度从栾城走到辽上京(内蒙巴林左旗)至少还需三个月,以快马的速度估计单程还需要将近一个月。(946年十二月耶律德光受石重贵降,947年二月才喝到他妈妈表示祝贺托人送来的家乡美酒)。换句话说,等述律太后得到耶律德光的死讯,再把自己的意思反馈到治丧第一线已经是六月中旬。盛夏时节估计放上十来天耶律德光的体味就会大得让人无法靠近,放将近两个月的话应该已经失去了精心腌制的意义

其次,史籍中没有关于开膛破肚操刀手的明确记载。“帝(羊巴)”这个称呼也不是来自契丹人,用脚趾头都能想到,这是在耶律德光入主中原三个多月时间中被霍霍坏了的汉人对他的尊称

契丹主至临城,得疾,及栾城,病甚。苦热,聚冰于胸腹手足,且啖之。丙子,至杀胡林而卒。国人剖其腹,实盐数斗,载之北去,晋人谓之帝(羊巴)。~《资治通鉴》后汉纪一

契丹人破其尸,摘去肠胃,以盐沃之,载而北去,汉人目之为“帝(羊巴)”焉。~《旧五代史》外国列传一

契丹人尚土葬,讲究叶落归根。耶律德光死得又远又不是时候,冰这种古代顶极奢侈品数量本来就不多,夏季在荒郊野外找冰既麻烦又效率低下。皇帝陛下如何保鲜这个问题可把随驾大臣们为难坏了,出征时还活蹦乱跳呢,现在总不可能给太后送一堆腐肉回去吧

把皇帝开膛破肚做成盐水鸭坯这事应该是大臣们群策群力急中生智的成果,估计厨子在这种事情上没有太大的发言权

耶律德光在契丹君主中算得上一位有为之君。这家伙有头脑,善于寻找机会;性格坚韧,三次伐晋终于入主中原;也善于纳谏,但文化隔胲和制度建设差异让他最后把入主中原这事最后成功演变成了一次小靖康之变

耶律德光自己也模模糊糊意识到了这一点中原这地真不是谁都能安安稳稳呆下去的

好巧,你们也是刁民契丹除皮室和属珊军外,其他大多算民兵。而契丹没有给民兵开工资的习惯

赵延寿请给上国兵廪食,契丹主曰:“吾国无此法”。乃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谷。

耶律德光入汴梁后便按契丹惯例放士兵外出打草谷。契丹士兵不单抢财物,还喜欢杀人取乐

丁壮毙于锋刃,老弱委以沟壑。自东、西南畿及郑、曹、濮,数百里间,财畜殆尽。

五代时期的汉人可不是小绵羊,大伙纷纷拿起菜剥刀和擀面杖起来反抗。这些“盗贼”有多厉害呢,比如

王琼带着一千多人就攻下了澶州外城,把以残虐著称的耶律郎五困在牙城里瑟瑟发抖

李仁恕率手底下数万人猛攻重镇徐州,见五代名将符彦卿还镇才散伙

二月,宋州、毫州、密州都被“群盗”攻破。耶律德光叹息道:

“我不知中国之人难制如此!”

~《资治通鉴》后汉纪一

我要回家刘知远率五万军队盘踞晋阳,死活不肯投降;已经投降的将领又看不惯契丹人的作派纷纷反叛。耶律德光已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三月初,耶律德光就打定主意要离开这片是非之地

契丹主复召晋百官,谕之曰:“天时向暑,吾难久留,欲暂至上国省太后,当留亲信一人于此为节度使”。百官请迎太后。契丹主曰:“太后族大,如古柏根,不可移也!”

耶律德光说中原马上就要热得让人受不了,再加上自己很想妈妈,所以决定回家看看。这伙大臣脑子简单,说如果陛下想妈妈就把老太太接到中原来呗。耶律德光说,那哪行呢,我妈大户人家出身,家里亲戚太多了,都接到中原来没地住呢

三月十七日,耶律德光整理好行李~后晋的几千官员、几千军士卒、几百名宫女太监、搬空了后晋府库,悒悒不乐地踏上了返乡的旅程

看到村落皆空,耶律德光大动恻隐之心,一边下数百道安民榜,一边却不禁胡骑剽掠

耶律德光返乡途中路过相州站,因梁晖降后复叛而大动肝火

悉杀城中男子,驱其妇女而北,胡人掷婴孩于空中,举刃接之以为乐。

~《资治通鉴》后汉纪一

耶律德光同志的总结陈词耶律德光才刚刚上路,中原各镇降将更是一窝蜂起来造反。耶律德光做木乃尹前痛定思痛,总结道:

“我有三失,宜天下之叛我也!诸道括钱,一失也;令上国人打草谷,二失也;不早遣诸节度使还镇,三失也。”

~辽史.旧五代史.资治通鉴.

耶律德光同志临终前作出了严肃的自我批评,他深刻意识到,自己捞钱、分派契丹人分占州郡捞钱、纵容士兵抢劫钱财是错误的行为。然而,这种反省实际上没啥意义

耶律德光永远不会把从后晋府库和节镇括来的钱还回去;

不让契丹将领捞好处难道让身为部族首领的他们千里迢迢跑到中原来做好人好事;

士兵不打劫人家吃什么,又用什么作中原百日游纪念品?要杜绝打草谷还得先从契丹军制改起,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实际辽军一直都没有改变过打草谷的习惯

病契丹会同六年十二月~七年四月,七年十二月~八年三月,九年九月~十二月,契丹主耶律德光三次呕心沥血南征灭晋,二月初一在汴梁登基做了大辽皇帝,三月十七便要扔下中原回家看望妈妈。残酷的现实造成了他巨大的心理落差

按《旧五代史》的说法,耶律德光得的是寒热疾

按司马光的说法,耶律德光犯病后需要吃冰敷冰,估计那叫急火攻心

文化差异和占领军心态可以使每一次沦陷都成为巨大的灾难

辽国皇帝耶律德光是死在征服中原的回程上。

在唐末,辽国开始兴起,因为有大量的中原人逃难辽国,使辽国迅速掌握了各种技术。而此时,中原大乱,开启了五代十国时期,其实在五代十国的早期,辽国完全不是中原军队的对手,中原军阀李克用以及其儿子李存勖经常大败辽军。

但到了后唐末期,后唐皇帝李从坷跟军阀石敬瑭争天下,石敬瑭一看实力相差太大,为了争夺天下,他向耶律德光投诚,愿意认耶律德光为父,并献出幽云十六州。

辽国从此得到了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其战马可以随时抵达河朔之地。

到了石敬瑭去世,后晋的第二位皇帝石重贵大概也是稍要些脸,觉得再叫耶律德光皇帝爷爷面上无光,所以跟耶律德光撕破脸皮。耶律德光就此南下,

其间入侵了三次,最后一次才成功,耶律德光短暂的成为了中原皇帝,可是,南方太热了,他也呆不住,另外,他也没有统治中原的智慧,大军进来后,太原的刘知远等人频频动作,耶律德光害怕被抄了后路,放弃中原准备回老家,结果半路就死了。

死时正是夏天,尸体不好保护,当时一位厨师想了一个办法,把他的内脏淘干,然后用盐腌上。其实这在北方的辽人中,是常见的处理方式。也算是中国版的木乃伊吧。

具体的过程,我在今日头条有个专栏,叫《五代十国的枭雄们》一百万字讲述这段精彩不输三国的乱世。感兴趣的亲们可以去阅读一下,我这里先放下耶律德光死亡一段:

公元九四七年正月初一,开封城外,经历了数年血战,还差点把老命搭上,耶律德光终于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大都会面前。

进入开封以后,耶律德光宣布将晋国改为大辽国的一部分。也就意味着赵延寿跟杜重威两位难兄难弟手上的支票现在可以拿去擦屁股了,耶律德光自己要回当中原皇帝。

中国,已经踏在我的脚下,天下,就在我的手心!

平心而论,耶律德光是一位英雄人物,武功了得,智力发达,思维敏捷,政治人物的厚黑术也学得不错,但可惜,他也不是万能的,像许多曾经进入中原的塞外枭雄一样,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属于认识论的范畴。

七百年以后,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里写到:有亡国,有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耶律德光先生挥军南下,降伏杜重威,直入开封,所灭的不过是晋朝(还是山寨版的),征服的不过是晋朝的君臣(肉食者),而要亡天下,还要问一下天下人。

耶律德光脱下了宽松的中原帝服,重新穿回他的契丹小秋裤,精制铠甲,至于貂帽貂衣就不适和穿了,毕竟天气已经热了。

此时,是他进入开封的三个月后。现在,他要告别开封回他的西楼。

走出开封,回过头,他告诉随从:“天下人叛我是应该的,我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不该命令各镇搜刮钱财。”

进入开封,耶律德光专门找来了管财务的(判三司),提了一个要求:契丹大军三十万,消灭了晋国,应该发点奖金,这个事情你赶快去办。

读过红楼梦的都知道,刘姥姥背着一包土豆茄子进了大观园都能讨点银子回去,耶律德光大老远的领着狼虎之师进了中原,总不能走空趟,打发一点钱是应该的。

这里顺便提一下杜重威先生,老杜实在可怜,不但打的白条耶律德光没有兑现,竟然还被分配了指标,限期交多少钱上来。

“第二个错误,是我不该让人去打草谷。”

进入开封以后,赵延寿找到了耶律德光,向他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辽兵数量众多,是不是向各镇征调一下军粮。”

是呀,辽军号称数十万呢,点人头应该也有十来万,这么一大堆人总得解决粮食问题吧。可耶律德光听到后却笑了。

“我们国家不用调什么粮食,要吃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们管这个叫打草谷。”

这个打草谷,跟草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跟谷也没有半两的关系,说白了,就是抢粮抢钱抢猪羊活动。相当于给辽兵发了抢劫牌照,奉旨抢劫。所到之处,除了草没剩下什么(财畜殆尽),其祸害程度绝不亚于后来的日本鬼子扫荡。

 

正是这二个错误,才搞得天下纷扰,乱兵四起。

耶律德光终于承认自己征服了晋朝,却远没有征服天下。最后,他说出了第三个错误。

“我应该早点遣诸位节度使归镇。”

进入开封后,耶律德光下令各路节度使到开封开会,等各地节度使进京之后,耶律德光将他们控制了起来。

要是有这些节度使坐镇,各地的兵变都不会变成燎原之势了。

我不得不说,耶律同学的前二条总结得很好,但第三条就有点失去准心,要是前二条不纠正,节度使来或不来,民变就在那里。

而且,正是有一些节度使没有听从召唤,才让耶律德光选择了易装北遁这条路。

太原刘知远没有来。

正月,也就是耶律德光做自我检讨的三个月前,太原。在得知耶律德光已经进入开封后,刘知远紧急下达了分兵防守的任务。

石敬瑭死了,石重贵北飘了,两位世之最强者终于不可避免的要面对面较量。

这些年来,刘知远一直处在防守状态,你来我就打,你走我不追,在隐忍中积累起力量。

现在是出兵太原,驱逐辽兵的时候吗?

刘知远叫来了一个人,交给他一封信,让其到开封面见耶律德光。

这位接受使命的人叫王峻,字秀峰,相州安阳人,据记载小时候以唱歌起家的,现在是太原的客将,专门负责外交事务。

不久后,王峻来到开封,见到了耶律德光,递交上刘知远的信件。

打开信件,耶律德光就开始了他跟刘知远的第一次较量,在扫一眼之后,耶律德光露出了笑容,因为他看到了自己想看的东西。

在信的开头,刘知远热烈祝贺耶律德光进入开封,主持大局。

这应该是承认我的地位了吧,可耶律德光的笑容还没绽开到面部神经充分舒展,就僵在那里,因为刘知远继续说道:

“太原夷、夏杂居,戍兵所聚,未敢离镇!”

这个意思就是。。。(省略借口若干),所以,虽然你老人家召唤各路节度使进京搞见面会,但对不起,我实在抽不开身。

我们知道,婉拒有时候比直接拒绝更伤人,因为他不但拒绝你,还用借口来污辱你的智商。接下来刘知远又说了一通看上去相当客气的话:

“以应有贡物,值契丹将刘九一军自土门西入屯于南川,城中忧惧,俟召还此军,道路始通,可以入贡。”

大意是虽然我本人不能亲自上门道贺,但耶律陛下也不要太生气,我人不要,礼必须到,但有个问题,你的手下刘九一领着部队从土门进入屯在了南川(离太原很近,现在就属太原市。),吓坏了城中百姓不说,还阻碍交通。等路通以后,我一定给你随礼,庆祝你入驻开封。

所谓绵里藏针就是这样的,乍一听好像挺重视,一不留情就会感觉好极了,可细想一下,这不说人贪财要红包吗,更污辱人的是,你要拿红包,还得把兵给退了。

以耶律德光的智商,自然看得出所有的门道,我相信第一时间,他的脸色应该挺黑的。

这是当世两位豪杰的对话,生气的一定是输家,一般情况下,碰到让自己生气的,耶律德光会换作手谈(包括使用外延设备,比如兵器),但在考虑了一下,他发现自己并不一定搞得过刘知远。

这些年,耶律德光不是没到太原打过草谷,可每次派去的兵马都被刘知远当成野草间了苗,更不用说,今天的刘知远兵强马壮,还早有防备。

打不过,又不能掉身价的生气。

控制情绪,拿出风度,要发火,那就输给刘知远了。

于是,耶律德光马上调整心情,变换脸色,对刘知远不远千里送信来祝贺表示了赞赏,为了回谢刘知远送来的礼物(暂时还没送来),耶律德光决定赏赐刘知远一根木拐。我们知道现在有些黑社会喜欢给你寄子弹恐吓,但耶律德光还是比较实在,并不是要吓唬刘知远再不听话就让你下辈子拄木拐,实际上,这是一个极高的礼遇,只赏给重臣。

最后,耶律德光下令下令有关部门马上起草回信,答谢刘知远,不过一会,信拟了上来,耶律德光看了一下,然后放下,拿起笔,郑重在刘知远三个字前面加上一个儿字。

这大概是石敬瑭给耶律兄弟惯出的毛病,见了人,也不管年纪多大,也不管人家乐不乐意,耶律兄冲上去就叫儿子。这劲头,当年以收义子闻名的李克用,王建也要自叹一声不如。

第一次交锋,刘知远绵里藏针,耶律德光厚实应对。这是一次平分秋色的较量。

王峻踏上了回太原的路,回去要顺当的多,不像来时要避着点辽国打草谷的骑兵,据记载,耶律德光的那根木拐比八仙铁拐李的那根还要管用,辽兵见到,无不避让。

这根神奇的木拐顺利送到了刘知远的手中。

可显然,刘知远对这根木拐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急切地问了王峻一句话:

“开封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听到王峻的回答,刘知远会心地笑了,拄拐也罢,被当儿子也罢,第一次交锋,他已经取得了自己想到的东西,那是王峻的回复:

“耶律德光正在纵马四掠,扣留各镇节度使,并四处搜刮财物。”

果然是贪财啊。

那就打发他一点吧。

刘知远准备了高档丝织品跟名马让人送到开封当然,刘知远本人是不会去的。

面对一堆花里胡哨的丝布,耶律德光终于沉不住气了,木拐也送了,厚脸皮认亲也认亲了,你就是不服从调令,这是铁了心要跟我对着干吧。

耶律德光再没有心思跟刘知远玩猜谜,直接点破了刘知远的心思:

“你以前不服从南朝(后晋),现在又不服从北朝(辽国),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们说过,沉不住气的人总是失败者,耶律德光的失败就从这次气急败坏开始。

话已经说破了,玩虚的是不行了,有一个凑到刘知远身边,提了一个建议。

“我们跟胡人闹僵了,按王峻的报告,耶律德光如此贪婪残暴,必定失要人心,他们一定在中原待不住。”

“我们发兵吧!”最后,这个人兴奋的说道。此人是刘知远的孔目官郭威。

望着这位一直跟随在身边的参谋,刘知远却摇头了,接下来,他要给这位小兄弟展示夺天下的一系列绝活,当然,他没有想到这位优秀学员有一天会将自己学到的东西用到他们老刘家身上。

刘知远教的第一招是:等待。

“兵我们是要出的,但不是现在。”

“为什么?”

“你不知道契丹新收了晋军十万降后,就驻在京城之外吗?”

郭威恍然大悟,是的,现在挥师开封,首先遇上的不是辽兵,而是十万晋兵,自己人打自己,最后便宜的还是辽人。

“那什么时候是进军的时候?”

刘知远望着外面阴沉的天空,说了三个条件。

“等他们捞足了钱,意志松懈时。”

“等冰雪融化,天气转暖,他们归心渐起时。”

“最重要的是,等天下形势变化时。”

刘知远猜到了每一步,耶律德光的皇宫内已经堆起成山的金银,南来的暖风消融着积雪,而形势终于开始发生变化。

泾州的彰义节度使史匡威关上城门,根本没理会耶律德光的使者。史匡威的爷爷是原太原十三太保史敬思的孙子。

驻秦州的雄武节度使何重建开门热烈欢迎契丹使者,等对方一进门,就把人家使者斩了,然后率城投靠后蜀。

反抗的火苗已经点燃,收到消息的郭威赶紧跑去向刘知远报告,又提出了发兵的要求,刘知远摇摇头,依旧告诉他,现在还不是出兵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等待。

刘知远在等待另一个人的反应。

刘知远等的是张从恩,前面介绍过,张从恩是石重贵的岳父,现在石重贵被赶出了开封,他老人家最有资格站出来,更重要的是,张从恩驻扎的地方是潞州,这个地方是太原的命门。

以张从恩的水平是不会让刘知远等太久的,不久后,刘知远就收到了张从恩的信,打开后,刘知远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原来张从恩也接到了耶律德光的召唤令,可他老人家有点拿不定主意,专门来请教一下刘知远,表示唯刘公马首是瞻,刘公要去开封,我就去,刘公要反辽,我也反。

刘知远马上写信回复,真诚的回答了对方的问题:

“我就一块小地皮,哪里敢抗天下,张公你先走一步,我随后就到。”

张从恩先生收到信,有了主心骨,马上起程进开封见耶律陛下,从此张国丈就失去了举大旗令天下的资格。

自然,在这个事情上,刘知远有点不厚道,坑了张从恩同志,但干大事的,除了对付敌人,对付个把同志也是必需的。

顺便提一句,关于坑人这一课,不能算刘知远给郭威上的课,因为就坑人这门课来说,郭威也是教授级的。

刘知远接下来要给郭威下的第二课是暗示。

话说形势已经明了,是时候出来振臂一呼,引领群雄了,可问题出来了,手下没人劝刘知远站出来,这大概是刘知远老让大家等,大家也就跟着等了,这说明,群众是盲目性的,到了这个时候,就该主动引导一下。

刘知远召开了一个会议,谈起了最近的形势,提到雄武节度使何重建投靠蜀地时,突然满脸忧愁,来了一句:

“戎狄入侵中原,蹂躏天下,中原又没有君主,现在藩镇都外附,作为一方长官,我实在感到惭愧万分!”

郭威同学很快领会了,马上表示,国不可一日无主,刘公是时候站出来了。

刘知远表示同意,但以什么身份起兵驱逐辽人呢?事实上,后晋虽然倒闭了,刘知远还挂着后晋朝的官职。

接下来,刘知远要给郭威上了最重要的一课:试探军心。

刘知远召集军队,发布讲话,表要率兵进入河朔,寻找被驱出开封的皇帝石重贵,把圣上接回来。

刘知远听到了他需要的答案。

“天下已经没有君王了,现在能够君天下的,只有大王!”

在震天的呼声中,刘知远终于断定时机成熟了。

“诸道为契丹括率钱帛者,皆罢之。其晋臣被迫胁为使者勿问,令诣行在。自余契丹,所在诛之。”

太原已发逐辽令!

事实证明,刘知远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候站到了前台,中国的事情只要有人挑头,那就好办了,一时之间,应者云集,陕州军人揭竿起义,杀辽国官吏,送表太原。磁州刺史李谷秘密派人攻击相州,晋州军将起义归附,澶州变民围攻城内的辽国刺史,并向刘知远请求增援。。。。。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耶律德光终于坐不住了,开封是没办法呆了,要知道相州,磁州都在河朔地界,那是耶律德光回家探亲的路,这两个地方要全被地方占了,那耶律先生想回家看看老娘,只怕要走海道了。

趁着河朔还没成燎原之势,赶紧回家呆着吧。

打包好搜刮来的钱财,耶律德光撤退了,虽然只在中原呆了不到三个月,但也算潇洒走一回。一路上,耶律先生不断反思,终于做了那个深刻的检讨。

检讨完毕,接着上路,耶律德光还需要继续完成他的人生旅途,一路上,他的心情还算不错的,毕竟钱也到手,而且马上就要回到故土,在他看来,在皇宫里无聊时,就骑着马到城外的草原跑一圈,打两只兔子,要是有鸽子,也打!到了晚上,骑马回家。当什么事也没发生。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啊。

遗憾,耶律先生,这样的生活你再也过不上了,实质上,你的人生旅途也就剩百来里地。

行至临城,耶律病倒,病症挺奇怪,发热,全身发热。

耶律先生本着轻伤不下车的原则,继续向北走,来到栾城,他当年坐镇降伏杜重威的地方,病情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全身热得受不了。耶律德光北归时,带走了不少中原的人才,比如冯道,李崧,李谷们,以及一些宫女,我猜想,应该是忘了带点技术人才,比如御医什么的。耶律德光受不了燥热,竟然全身都堆上冰,口干了还抓冰吃。有病不看医,随便吃东西,想不死是不容易的。

行到一片林子,耶律德光一命乌呼。按理说,人死万事空,事情就结束了,但耶律德光死在外面,就多了一些麻烦,总不能埋在中原吧,但运回去又不现实,天气这么热,又没有冷藏设施。当然困难是有的,但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根据商议,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将耶律先生开腔破肚,取出内脏,在里面填入食盐,进行脱水处理,具体工艺非常像某些地方做腊肉的方法。中原人将这个东西称为“帝”。

所谓,就经过加工的大块干肉。中原人就是爱调侃,说白了,这应该算木乃伊。

另外提一下,耶律德光升天的那块地方叫杀胡林,据称当年武则天时期曾经在这里大败突厥兵,又据说,正是耶律德光死于此处,后人才称此林为杀胡林。

这是中原的福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 石河子天盛纺织厂
    石河子天盛纺织厂
    11-30
    没有上市。石河子一共就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是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富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宏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这三家公司都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新疆纺
  • 石河子属于新疆的北疆还是南疆
    石河子属于新疆的北疆还是南疆
    11-30
    旅游小贴士 1、石河子位处 北疆 中段,东南高西北低,山地、沙漠、平原为石河子的主要地貌形态,全年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2、石河子的夏季是
  • 新疆纺织企业有什么特点
    新疆纺织企业有什么特点
    11-30
    新疆纺织企业情况 通过对新疆部分棉纺织企业的调研,对本地区纺织企业主要生产设备、关键工序所使用的设备及其生产效率、单产情况、质量水平等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