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珍贵,加工工艺复杂困难,这是香云纱价格昂贵的主要原因。香云纱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生产不封闭,而是与阳光、土壤、植被、河水等自然元素密切相关。
不可控制的气候条件直接影响香云纱线的生产周期和产量,这也使得我们接触的成品更加珍贵。早在十年前,香云纱的生产工艺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时至今日,对于它的传承人来说,仍然有太多的心痛和无奈高强度的劳动,使得参与其中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气候变化使生产时间无法安排有保证。
此外,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目前只有少数人能够认识到它的价值。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香云纱洗净后,需烘干30分钟左右,这时,香云纱的黑方出现了。河泥中的矿物为织物增添了陶瓷般的光泽,成为香云纱物的正面。
新研制的香云纱在后续操作前需存放3-6个月。此外,一条香云纱每年在几个生产周期内生产并投入使用需要近一年时间。生产周期长,往往使许多想生产香云纱产品的品牌和厂家望而却步。
将广东特有植物薯蓣的汁液(含单宁和单宁)经多次浸泡、晒干后,织成香云纱和平纹绸织物,在煮好的绿绸上,使织物粘在一起,形成一层黄棕色的胶状物,然后覆盖着珠江三角洲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流淤泥,经过反复的晒干、洗涤和发酵加工而成,是一种昂贵的丝绸产品。
香云纱本名“莨(lang)纱”,由于莨纱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之后,走起路来会沙沙作响,所以一开始被叫作“响云纱”,后来人们根据谐音又称之为“香云纱”。
香云纱具有凉爽宜人、易洗快干、色深耐脏、不沾皮肤、轻薄而不易折皱、柔软而富有身骨的特点。穿着滑爽、凉快、除菌、驱虫、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的特点,因穿着后涂层慢慢脱落露出褐黄色的底色过去被形态的称为“软黄金”。
由于香云纱所传承的特有“做旧”工艺,面料即使有光泽,也是内敛的亚光,不可能太靓丽,色泽一般都比较暗。
香云纱的衣服需要经常穿着,用身体上的汗液与其发生反应,使其越穿会越柔软。通过穿着香云纱会产生裂痕的情况也会消息失,随着穿着的久远其涂层慢慢脱落,香云纱会展现一种时代的感觉,就像一块珍藏时光的面料。
2008年,莨纱绸的晒莨染整工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为香云纱染整技艺。织好的白坯纱绸,拿到晒莨场,开始了它最为独特的晒莨历程,这也是一个和阳光、水、泥土发生接触与反应的过程。
通常从每年的4月初开始至10月底为一年的晒莨季节。其中,7月份到8月上旬(农历的小暑、大暑、立秋)由于日照强烈,气温过高,所晒纱绸会变硬发脆,因此不宜开工。到8月中旬后复工至10月底收工,11月后因北方干燥的季候风南下,已不宜于晒莨。
过去人们称香云纱是软黄金,现在的人们把软黄金的比喻说成是形容这种材质特别贵重的意思。但事实上,软黄金是对莨纱在一定褪色之后的颜色的比喻。
目前,香云纱在市场上的价格依然十分高昂,一吨真丝的价格高达40万元左右,每米大约200元左右,做成衣服后一件衣服至少上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