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假也无非是正品与真品的概念。在电视上做广告不容忽悠,谨此只要认准了品牌,关于几送几的问题也不是什么悬念。有的送固然是好,抛开商家广告效应的营销理念,说明商家还是有的放矢。
特别是视觉传媒需要大成本的输出(广告费),电视台也有审查关,相信品质也会不错的。话又说回来,种菜的不如菜贩子。里面的广告费约占销量成品价10-70%之间,可想而知价格上也是有点水分的。
抛开以上营销理论与成本概念。一分钱一分货,产物是以品质论价的。面料的克重与价格虽然有点关系,但是不是主导价格的主因。主要是看用谁家的纱织(地基材料)的好坏、水性活性、还是3D数码印染都仅仅是个印染工艺而已。
法兰绒属于聚酯纤维时代的标记符号。其实厚度、重量不是保暖的主因也不是PK价格所致,是材质的属性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说明的是法兰绒时代的符号,恰恰是保暖但是“不恒温”的属性材质。(如图)
货比三家,需要论点去对比!谨此给您如下常识供您参考:
目前市场上,无论是什么绒,他们仅仅是商家区别产物出处的分支符号,都停留在“法兰绒”时代的词汇演变;谨此而已。唯有“暖棉绒”穿越了二个版本的升级,这种穿越性的面料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普及整个市场,对比起来就更难了。(如图)
值不值的购买,是没有绝对答案的,这要依据您把心理与现实中的需求去自我判断,并以(价格、舒服度、亲肤感、保暖性、不掉毛、不结板.......)自我抉择。
最后,将聚酯纤维面料的发展史提供给您,希望您在是否购买的意念下参考诸多版本的面料有更多的选择:聚酯纤维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60年前,最初的时代符号是拉舍尔;1998年前后面料升级,时代符号为“摇粒绒”;2002年再次升级,时代符号是“珊瑚绒”;2006年前后的升级符号为“法兰绒”;2008年前后的升级符号为“富贵绒”2013年前后的终极升级符号为“暖棉绒”融入抗静电纤维丝等技术,毛绒也得到诸多版本的改良。其实,每一个时代的符号命名都有一定的意义也是创造力的呈现。一个产物的好坏绝非以毛长、毛短,厚度、重量、价格等参数去对比。要针对舒适性、亲肤感、耐用性、抗静电、不结板、不倒毛、保暖性、透气性等等参数去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