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库地面和墙壁应作防潮处理,夏季库温在30℃以下,相 对湿度不超过75%,并应通风干燥、隔热、无鼠洞,避免光照, 不漏雨。玉米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加工成粉状后,容易腐败变 质,不能长久储存,若想长期保存,应尽量以原粮的形式贮藏。米糠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腐败变质,应新鲜使用。
花生饼、蚕蛹、肉粉、肉骨粉、鱼粉等蛋白质原料,因含有较多的 脂肪,夏秋季节易腐败变质,也不耐藏,必须新鲜使用。尤其是 花生饼最容易寄生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既能危害动物,又 会通过畜产品等影响人的健康,还有诱发癌症的危险。蚕蛹、肉粉、 肉骨粉、鱼粉等动物性伺料,如果保存不当,极易被肉毒梭菌和沙 门氏菌污染,动物采食后会引起细菌毒素中毒。
豆腐渣、粉渣含水 量很大,在夏秋季节容易发酵变质,须新鲜使用;要想延长保存时 间,应将其晒干后贮藏。另外,豆腐渣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可产生致甲状腺肿的物质、皂素和血凝集素等不良物质,影响其适口性和 消化率,不宜生喂,必须煮熟后使用。因为稳定性不好,大部分饲料在长时间保存后,会丧失一部分 维生素,因此,饲料pc藏时间不要太长。
同样道理,一些伺料添加 剂也不能长期保存,如在25℃环境中保存2年,维生素氏会丧失 10%,维生素B12会丧失5%;在35℃环境中保存2年,维生素心 会丧失25%,维生素B12会丧失60%。所以,这些饲料添加剂要 尽量现购现用。
原料的仓库怎样管理?
设置货位卡,包括:品种、供货单位、进货日期、进货数量、 出库时间、出库数量、生产单位、检验结果等,标识要明显。要遵 循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原则发货。发货时,要仔细核对发货单上 标明的品种和数量。要定期进行检查,做好防潮、防鼠、防鸟、防污染工作,发现异常及时上报评估。超出保质期的原料,需经检验 评估后再使用。有毒性的原料需要双人管理。建立原料库存明细 台账。
原料如何贮藏管理?
原料库地面和墙壁应作防潮处理,夏季库温在30°C以下,相 对湿度不超过75%,并应通风干燥、隔热、无鼠洞,避免光照, 不能漏雨。玉米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加工成粉状后,容易腐败变 质,不能长久贮存,若想长期保存,应尽量以原粮的形式贮藏。米 糠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腐败变质,应新鲜使用。
花生 饼、蚕蛹、肉粉、肉骨粉、鱼粉等蛋白质原料,因含有较多的脂 肪,夏秋季节易腐败变质,也不耐贮藏,必须新鲜使用。尤其是花 生饼最容易寄生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既能危害肉鸡,又会 通过鸡肉等影响人的健康,还有诱发癌症的危险。蚕蛹、肉粉、肉 骨粉、鱼粉等动物性伺料,如果保存不当,极易被肉毒梭菌和沙门 菌污染,肉鸡动物采食后会引起细菌毒素中毒。
豆腐渣、粉渣含水 量很大,在夏秋季节容易发酵变质,须新鲜使用;要想延长保存时 间,应将其晒干后贮藏。另外,豆腐猹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可产生 致甲状腺肿的物质、皂素和血凝集素等不良物质,影响其适口性和 消化率,不宜生喂,必须煮熟后使用。因为稳定性不好,大部分饲料在长时间保存后,会丧失一部分 维生素,因此,饲料贮藏时间不要太长。
同样的道理,一些饲料添 加剂也不能长期保存,如:在25℃环境中保存2年,维生素氏会 丧失10%,维生素B12会丧失5%;在35°C环境中保存2年,维生 素B6会丧失25%,维生素B12会丧失60%。所以,这些饲料添加 剂要尽量现购现用。饲料防虫的关键环节在于原料方面。
原料到货后30%取样, 所进货物每车表面能看到的原料都进行取样。30%取样的目的是进 行感观鉴定理化指标。一般根据原料的粒度进行筛分检查。筛分后 的原料必须进行层层筛上物检查,检查看是否有掺杂、霉变颗粒, 是否有活虫、死虫及虫卵,如有活虫及虫卵必须作退货处理;如果 有死虫,看生产中是否有筛分去除设备,如能在生产中去除则可以 收货使用,如无法去除则以退货处理。
原料的仓储应遵循“以防为 主,灭虫为辅,加强清扫”的原则,进货前清扫场地上的死虫,进 货后放置隔虫袋。饲料原料最常用的灭虫方法是温控防治法。原料温度在40 45℃时,害虫的发育繁殖受到抑制;原料温度在4648C时,绝 大多数害虫呈热昏迷状态,生命活动衰弱;原料温度在4952°C 时,害虫在短时间内死亡;原料温度在158°C,害虫就停止活 动;原料温度在84°C时,害虫处于冷麻痹状态;原料温度低于 一4°C,害虫即可致死。
因此,饲料企业可以采用高温防治法或者 低温防治法进行杀虫。高温防治是用日晒和机械加热的方法进行杀虫。日晒杀虫时, 原料温度应控制在46°C以上,并保持2小时。机械加热杀虫时, 原料出口的料温以控制在5055°C为宜。但是,除适合热人仓储 藏的原料外,一般经过高温杀虫的原料,均须降低料温后方可人仓 储藏。
此方法在全国范围内都可使用。低温防治适合于低温季节,可采用就地翻仓倒仓、机械通风、 输送机倒仓及仓外摊冻等方法进行杀虫。采用急剧冷冻比缓慢冷冻 法更好一些,害虫的致死时间可缩短(1/3)(1/2)。此法在我国 北方地区冬季较为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