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棉花做成40根长度为1米的纱,就是40支;做成60根长度为1米的纱,是60支;做成80根长度为1米的纱,是80支。
面料支数是纱线表示的一种方式,通常以“定重制”中的英制支数(S)表示,即:在公定回潮率条件下(8.5%),重量为一磅的细纱中,有多少个每绞长度为840码的绞纱,即为多少支数。
扩展资料:
国内标准,纱支的数字与其粗细成反比,支数越高,纱就越细,织出的布就越薄,面料质感就越柔滑,它是衡量面料好坏的重要指标。
因为支数的概念比较适用于精纺,纱线越细,织造出来的面料就越精致细腻。比如250支的羊毛直径达到了11微米的程度。但是太细的纱线生产比较困难,对纱厂和织布厂以及原料的要求较高,成本相对高,价格自然也高。
纱支越大面料越精致柔软,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在追求超细纤维时,一定要保证原料具备这样的性能。
一两棉花纺织成40米长的棉纱,称为40支纱(40S),纺织成60米长的纱,就是60支纱(60S),纺织成80米长的纱,就是80支纱(60S)。
支数代表了棉纱粗细,支数越高,纱就越细,织成的面料就会越腻光滑,光泽度就越好。纺织时,会用多股合在一起来织,支数越高,面料越厚。床品一般都用40支和60支纱。
扩展资料
特克斯数与英制支数的换算关系为:
特克斯数=583.1/英制支数
国内常用S代表其单位
英制支数的含义:在公定回潮条件下,重1磅的纱,测量其长度,有几个840码,即为几支。
计算方法: 支数=总长度( 码)/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