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
收藏网址 手机端
首页 > 国际资讯 >详情

美国为什么强硬要求人民币升值??

来源: 58家纺网 发布于:2021-12-03

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逐渐升温,这反映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必然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中备受各国关注。同时,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受到国内利益集团的压力各个国家趁人民币升值大做文章。从何帆研究员的评论可以看出,国际上鼓吹人民币升值的政治意图远远大于经济意图。

  (一)来自美国方面压力的分析

  1.背景分析:美国赤字财政计划与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双逆差”现象

  2002年以来美国赤字财政计划与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出现“双逆差”现象。究其原因,可以有两个方面。首先是2001年开始美国持续了10年的“新经济”时期结束,经济开始步入一个衰退期。再者是小布什上台后推出赤字财政计划,大规模减税,带动了对外国资本的需求。中国等国家大规模的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的国债市场,导致了美国资本项目的严重赤字。同时,美国的经常项目也出现了严重的赤字,原因是“新经济”过后,美国已经转变为了世界经济科技的研发中心,对“软实力”的看重已经超过了对“硬实力”的物质利益的看重,导致进出口结构发生变化,进口商品种类范围增大,出口产品以技术服务为主,出口商品范围缩小,这样就导致了美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逆差”现象。

  2.美元贬值与“特里芬悖论”

  美国为实施其赤字财政计划,大量的发行政府债券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导致了美国财政的巨额赤字,这给美元带来了巨大的贬值压力,美元越来越难以保证其价值的稳定。但是作为发行国的美国不能让美元持续大幅贬值,因为基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其他国家总是希望美国经济越来越强大以保证美元价值的稳定性。这就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教授提出的“特里芬悖论”。如今美元面对的即是“特里芬悖论”,美元无法贬值,就只能要求人民币升值,以减轻美元的贬值压力。而当前人民币订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显然无法实现美国政府的意愿。

  3.以美国失业问题为借口要求人民币升值

  从美国的就业结构可以看出,美国制造业从业人数已经大幅降低,出现“去工业化“现象。制造业就业人数的下降后必然引起一部分结构性失业现象。以前人们把这种现象归因于“机器代替工人”,如今由于发展中国家特别东亚经济的崛起,人们开始把制造业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归因于东亚国家的货币操纵,认为是严重低估的东亚国家汇率使这些国家的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下降,抢了这些国家工人的饭碗。但是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竞争对”去工业化“的解释不足1/5。根据这一解释,人民币升值也无助于缓解美国制造业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 印度的布料市场怎么样?
    印度的布料市场怎么样?
    03-03
    一、印度的布料市场怎么样? 作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纺织制造国和出口国,印度在纺织服装行业拥有较强的原材料基础和制造实力,以及文化方面的独特性。然而在2020年,新
  • 大家说说看,这轮纺织涨价估计涨到什么时候?
    大家说说看,这轮纺织涨价估计涨到什么时候?
    11-30
    棉花涨价,涤纶跟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再一波又是什么?从事多年纺织行业,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市场行情。就像今年千年极寒的气候预测一样,都是那么的疯狂,但还是顺
  • 求纺织企业(亏损)国内外研究现状
    求纺织企业(亏损)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0
    2007年以来,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中,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消化了多种不利因素带来的利润损失,行业整体上仍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发展;但从行业的结构变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