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被取消了,但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却遭遇了一系列新型非关税壁垒,针对这些新型的非关税壁垒,除了从政府到企业各个层面加强应付对外,更重要的是抓好我国纺织品的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纺织品的质量。 关键词:纺织品;出口贸易;持续发展;质量 纺织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纺织品服装一直是全国首位的出口商品,其出口金额不仅占到出口总值的1/5,而且是我国外贸顺差的第一大来源,这样的巨额顺差成为我国外汇收入和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为我国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目前我国在纺织、服装、化纤行业工作的人员超过800万,随着入世对我国纺织业带来的发展契机,将会更多地吸收我国的劳动力。而我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和贸易国,我国是影响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重要力量。2005年1月1日, “纺织品配额”被取消了,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应该“放手大干一场”了, 然而好景不长,美国、欧盟等国家针对我国采取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及以保护生命、保护环境为由的绿色壁垒等一系列新型非关税壁垒接踵而至,反而使我国的纺织品产业措手不及。对于这些层出不穷的新型非关税壁垒,究其实质,是对纺织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因此,我认为,针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中所遭遇的一些非关税壁垒,我们除了从政府到企业各个层面加强应对外,更重要的是抓好我国纺织品的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纺织品的质量,使我国纺织品质量达到设限国家的要求,这些设限国家也就无话可说了。要实现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纺织品质量,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 我国的外贸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我国纺织工业的运行体制依然带有行政指令性特征,对企业存在过多的保护和干预,由此,纺织品外贸体制应实行大的改变:①加快纺织行业国有企业改革,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进行公司制改革,面向市场转换纺织企业的经营机制,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②稳定纺织品原料的供应,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规模化生产基地的建设,棉花流通领域要建立规范化的市场秩序,发挥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的作用,取消国家对棉花的保护价格;③废除纺织品出口收购制,推广纺织品出口代理制,授予纺织品企业自营出口权,允许纺织品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与国外市场直接接触,从而增强企业对信息的反馈能力。总之,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使纺织企业能够轻松上阵,参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2.提高我国纺织品的科技含量 现代市场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我国纺织品的科技含量不高,传统的纺织品出口主要是 “以量取胜”,产品质量没有多少优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力。现在,各国都在通过技术创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纺织产品的竞争力。如果我们再不积极行动,加大对纺织科技的开发力度,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优势就会失去。对纺织品科技的开发,一方面纺织企业自己要努力培养科技人才、增加科技经费,加大科技的开发力度,争取尽快实现纺织产品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在政策方面给于优惠,支持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开发,对纺织产业链相关产业加大扶持力度,使其更好地为纺织品出口服务。
3.改善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很不合理。①纺织品出口贸易中占着较大比例的主要是服装类产品,装饰用和产业用的纺织品所占比例太小,要改变这种格局,我国应继续把服装作为扩大出口的主攻方向,同时,扩大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的生产,以替代我国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的进口;②我国纺织品的档次主要以中低档的产品为主,高档产品出口很少,这样纺织品出口的价格就很低,利润相对就很小,所以我们要增加高档服装出口的比重,提高服装的卖价;③从产品的纤维构成看,化纤类纺织品所占比重很低,我们应适应国际市场消费的趋势,实现从出口棉纺织品向出口化纤纺织品的转变;④从产品的出口方式看,纺织品出口具有明显的加工贸易特征,我国只能得到较少的加工费用,盈利水平并不高,所以我们还应该坚持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的发展方针。 4. 实施纺织品品牌战略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竞争力的表现。中国的纺织业生产能力很大,但没有国际著名品牌,只能在国际分工中从事附加值比较低的一般加工,这对中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纺织企业必须提高对品牌战略的重视、树立起品牌意识,着力打造强有力的品牌,关注市场流行趋势,造就品牌效应。要实施纺织品品牌战略,应同时重视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就是重视品牌的内在本质,即产品的质量,纺织品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优质的面料、时尚的设计、先进的工艺等,优质的面料是创造纺织品品牌的基础,也是时尚的前提,如果一件衣服面料很差,即使设计得再时尚,也会给人质量差的印象,那品牌的基石就动摇了;先进的工艺是纺织品质量的保证,也是提高品牌竞争力的保证,因此,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工艺,是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从“以量取胜”转变为“以质取胜”必要条件。另一个方面就是重视品牌的策划、广告宣传和市场营销等外在要素,品牌不是自然生成的,它需要我们的创意和策划,更需要进行广告宣传和市场营销。目前纺织品除少数制造商品牌外,几乎没有较好的中间商品牌,这并不是说我国的纺织品质量不好,而是我们没有重视品牌的策划和营销宣传。 总之,在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的今天,发达国家非关税壁垒不断翻新和国际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条件下,我们除了采取相应的对策外,更应该从纺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提高纺织产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叶善俊主编.机遇与挑战WTO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2]卜海.后配额时代与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发展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4,(9). [3]赵玉敏.增长原动力依然强劲2005年后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发展趋势[J].国际贸易,2004,(5). [4]陈郁文.2005年后全球纺织品和服装产业展望[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院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