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前没有棉被,实际上是大家把棉花当做观赏花卉,而没有发掘其在纺织和保暖填充物上的功能。那么,古人的冬天怎么保暖的呢?
东北人对貂有执念,实际上古代的富贵人家对貂同样有执念。每年中原都同游牧民族做大量的交易,其中很重要的就皮毛的商品,不仅仅穿着皮毛做的衣服,还会在床上铺皮毛来御寒。
普通人家买不起貂怎么办呢?棉衣里面保暖主要是填充物,在没有发掘棉花这种保暖填充物的时候,芦花、稻草这些都曾经被用作保暖的填充物,虽然实际效果非常差,聊胜于无而已。也因此北方寒冷的冬天,大家都在屋里猫冬,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除了身上的保暖外,家里还会然后炭盆来提升室内温度,以增加御寒能力。古代对煤炭的认知比较初级,无法让其燃烧充分,从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所以认为煤炭有毒,无法使用。而炭在春秋甚至更早的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因此是冬天取暖的重要燃料。
在2000多年前,火炕就已经被发明,它无疑是解救了太多的北方民众,大冬天在暖暖的炕上,简直不要太美了,还不用承受炭带来烟熏火燎。
不要忽视古人的智慧,在同严寒斗争的过程中,古人的创作力发挥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