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云南广播电视报作者:盛雪梅聂耳音乐周的回声:聂耳后人谈聂耳为期一周的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已于6月18日在玉溪成功落幕,在此次音乐周举办期间,本报记者在玉溪见到了聂家惟一走上音乐道路的聂耳侄女聂丽华女士和她的儿子青山先生。聂耳年仅24岁就去世,没有留下后代,如今与他有血源关系的亲属还有一百多人,在这些亲人当中,只有他三哥聂叙伦的女儿、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作曲家聂丽华,还有聂丽华的儿子青山是搞音乐的,聂家其余后人大部分像聂耳的母亲彭寂宽一样当了医生。首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前进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聂丽华和青山作为聂耳亲属代表也出席了晚会。头天刚回到昆明的聂丽华又在这天赶到了玉溪,74岁的她,待人真诚朴实,言语和缓。多次出席各种纪念聂耳的活动,但聂丽华对此次聂耳音乐周还是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她说在北京参加开幕式时非常感动,没想到国家举行了这么隆重的活动来纪念聂耳,这次在北京她是第二次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聂耳活动,上一次她是陪同父亲聂叙伦一起去的,如今父亲去世也有9周年了。最让聂丽华感动的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安排下,晚会开幕前,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她们亲属代表。聂丽华对各地群众对聂耳的热爱感受深刻。“在国内,我看到过很多聂耳的塑像,成都、无锡、上海、浙江都有。还有聂耳音乐周、聂耳文化广场等以聂耳冠名的活动和地名,这都说明聂耳已经是人民心中的‘名片’。”曾经两次访问日本的聂丽华在日本藤泽市聂耳去世的地方,看到刻在聂耳纪念碑上的一句话:“聂耳是亚洲的解放之声。”日本不但有聂耳纪念碑保存,还收集保存了大量的聂耳资料,昆明市和藤泽市也因为聂耳成为友好城市“生”(昆明是聂耳出生地)“死”(聂耳去世地)之交。日本作家斋藤孝治自费到昆明采访过八九次,撰写了《聂耳传》。聂丽华的儿子青山是一位作曲家,曾在昆明引起轰动的罗大佑、张信哲、王菲、齐秦等人的大型演唱会,都是由青山策划运作的,他还曾为宋祖英、那英、毛阿敏、张明敏、李玲玉、韩磊等人写过歌。在不久前举办的齐秦昆明演唱会上,齐秦与盲女陈星羽演唱的一首动听的《谁》,也是由青山创作的。青山在音乐界打拼了多年,他虽然从小到大都听过妈妈和外公讲聂耳的故事,但并没参加过与聂耳有关的活动,父母的低调处世态度也影响了他,他们从不以名人之后自居。此次参加聂耳音乐周的活动,让青山第一次对聂耳有了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就是放到今天来看,聂耳的成就也是有道理的,他归纳为以下几点:聂耳是个时尚的人:他思想开放,乐于接受外来新思想,玩吉他、穿西装、发型弄得“板亮”;聂耳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经常锻炼身体,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聂耳是个正直的人:身在大上海的他保持了自己正直、纯洁的本性,有人格魅力,因此他有很多朋友,创作出的音乐也透着硬铮铮的骨气;聂耳是个爱国的人:他身处一个民族危亡的时代,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的担忧时刻激励着他的创作。青山认为,聂耳的精神就在他的音乐里,要弘扬聂耳精神最需要的就是要让他的音乐再次放光。聂耳的歌曲并不全都是激昂的,才华横溢的他,也创作出了像《梅娘曲》等较为柔美的歌曲。青山设想,如果用现代的编曲,请谭晶来演唱《梅娘曲》(这已在电视剧《聂耳》片尾曲中实现),请王菲来演唱《铁蹄下的歌女》……所有的歌曲都让当代最适合它的人来演唱,通过重新制作,发行一张聂耳专辑,可以让如今的年轻人更加了解聂耳的作品,从而学习他的精神。选自相关报道齐秦新专辑与盲女合唱 倾听来自灵魂的声音今年5月的“太阳魂2009”齐秦昆明演唱会上,有一位特殊的嘉宾和齐秦演唱了一首流沙河作词青山作曲的新歌《谁》。这位于万众瞩目的舞台上和小哥合唱的幸运女生名叫陈星羽,早在4个月大时就因为疾病导致双目失明。尽管看不到人间的缤纷色彩,但陈星羽从小喜欢唱歌,遍寻省内外名师,努力学习声乐。齐秦听过陈星羽的故事和歌声之后,深受感动,称赞她对音乐的体会比一般人更加细致,热情地邀请陈星羽和姐姐齐豫一起担任自己昆明演唱会的嘉宾。为了鼓励陈星羽,齐秦还送她一把写有“坚持”二字的吉他,陈星羽则把云南特有的民族乐器葫芦丝回赠给齐秦。如同盲女陈星羽的声音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小哥也一直在用心用感情歌唱,毕竟这才是音乐的灵魂。与盲女陈星羽合唱的歌曲《谁》也被齐秦收录进自己的数字音乐专辑《柒年-七个音乐故事》之中,成为专辑中唯一一首与他人合唱的歌曲。《谁》的歌词来自一位70多岁的老人流沙河,他在大学的时候写在这首词,是怀念他的恋人,想着恋人回到自己的身边。只有八行:是谁啊,是谁啊/急行在门前的小路/是你啊,是你啊/这分明是你的脚步/门开了,门开了/一片落叶吹进小屋/是风啊,是风啊/秋风摇动门前的树。诗句含蓄隽永,加上小哥深情的歌声,有着独特的忧伤。谱曲的青山是云南人,歌曲风格是云南傣族的曲风,歌曲纯净、柔和的境界,是他所非常喜欢的。岁月的沧桑加上浓郁的民族风情,才酿造出这一首深沉似水,甘醇如酒的歌。当我们用一段太长的时间来期待齐秦的声音,这样停泊的七年里,那么多的事发生,齐秦也在期许自己朝着更美好的存在前进,睽违歌坛多年,这一张收录着故事与灵魂的作品《柒年-七个音乐故事》只能献给那些愿意聆听的人,透过声音,你能慢慢听见他柔软的心。《大约在冬季》、《北方的狼》开启了属于齐秦的一个时代,20年过去了,岁月流转磨灭不了齐秦歌声中的苍凉感性,只要被齐秦的歌声撩动,就百般的疼,但疼得那么纯粹,那么美——这应该就是齐秦音乐的真谛,从不掩饰,直逼内心,既脆弱又孤独,既华丽又唯美。青山琵琶 嘉祥三年(公元850年),日本仁明天皇派扫部头藤原贞敏西渡唐土,得遇大唐琵琶博士廉承武,授其三支名曲(包括了名为《上玄石上》的秘曲),并于贞敏回国之际又赠给“玄象、青山、狮子丸”三面名贵琵琶。渡海时遇狂风巨浪,“狮子丸”当即沉入海底,故只带回日本两面,成为宫中宝物。青山琵琶乃紫桐所制,拨面上绘有青山绿树,其间悬着一弯弦月。传说应和年间某夜,村上天皇在清凉殿弹奏此琵琶时,得遇廉承武之魂授予秘曲《上玄石上》,之后君臣上下都很忌讳弹这面琵琶,后来便被送到仁和寺亲王处,平经正十七岁时受赐此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