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
收藏网址 手机端
首页 > 纺机资讯>详情

《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哪里有这些资料?

来源: 58家纺网 发布于:2022-01-11

“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解读 2005-2-19 日前,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许鉴透露,2003年11月27日发布的《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2005年1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1年过渡期后,服装纺织品仍不达标将禁止销售。 服装也要防甲醛 据介绍,新的《规范》要求市场上流通的服装共有5项指标必须达标,即甲醛含量、PH值(酸碱度)、色牢度、异味和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过渡期后,如抽查发现有不达标的服装,不仅要禁止其销售,而且不允许作为库存品或削价处理,只能销毁。面料或许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回炉”重新处理,但服装生产企业就没招了。 《规范》解读 该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将纺织品分为A、B、C三类,分别是婴儿用品、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和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规范》规定了下列5项指标:1.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这类染料在人体正常代谢所发生的生化反应条件下,可能分解出致癌芳香胺。《规范》明确规定任何纺织品都不得使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2.游离甲醛:含甲醛的织物在穿着时,部分水解产生的游离甲醛会释放出来,损害人体,刺激皮肤,引发呼吸道炎症,引发多种过敏症。 3.PH值:人体皮肤表面呈弱酸性以防病菌侵入。如纺织品的PH值过高,不仅刺激皮肤,还可使病菌易侵入皮肤。 4.色牢度:染色牢度不佳时,染料会从纺织品转移到皮肤上,在细菌的生物催化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诱发癌症或引起过敏。 5.异味:任何与产品无关的气味,或虽与产品有关,但气味过重,表明纺织品上有过量的化学品残留,可能危害健康。《规范》列出异味包括: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煤油味)、鱼腥味、芳香烃味、香味等5种。 今年1月1日起《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开始实施,令人尬尴的是,知道这个标准的人却不是很多。 1月20日,记者在北京海淀区白石桥家乐福分店看到,各式各样的保暖内衣在热卖。记者问及一位消费者是否知道《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实施了,她摇摇头,然后感兴趣地向记者打听该标准对消费者的好处。她说,媒体应该加大对这方面的宣传,这样我们挑选商品时就会留意了。 《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据了解,标准按照产品最终与皮肤接触的程度,把纺织产品划分为直接接触皮肤和非直接接触皮肤两大类。同时,把婴幼儿这一特殊群体的服装及其用品单独划为一类予以规范。 此外,对于纺织品的检测范围也从原来单一的甲醛含量扩大到色牢度、 pH值、异味、偶氮染料等项目,并针对产品划分的类别,严格规定了相对应的检测指标。例如,羽绒服作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色牢度应该达到 3级。另外,标准还要求产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书上明确标称所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些新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并没有标称该产品所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更多的消费者在选购衣物时更是忽视了这一明示。 据了解,新标准实施后,对于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将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目前,省级纤维检验所已基本具备对《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产品检测能力,但企业送样积极性不高。专家认为,新标准执行尚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有关部门应该抓紧对产品的抽查工作。 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孔丽萍告诉记者,当前纺织工业已经进入自由贸易时代,我国纺织品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纺织品的绿色壁垒。《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我国第一个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该标准的要求只是最基本的安全要求。它首先是对消费者有好处,该标准十分重视人体健康安全。同时它对迅速提高我国纺织品标准水平和检测技术水平,推动我国纺织品的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她说,以前国际社会对纺织品的质量更多的重视实用性、美观性、耐用性,而现在更注重安全性、卫生性。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制定出台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和纺织品环保标准,对纺织品甲醛、偶氮染料、重金属、pH值等成分实施了严格的限制。 专家还提醒相关生产企业,要认真学习研究并掌握新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技术和质检人员要熟练掌握新标准的要求,加强对一线生产工人的教育培训;抓紧调整生产工艺,特别是对染料的采购要加强控制,选择合格的染料供应方是企业自身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要确保各项产品特性符合新标准规范要求;加强对产品的检验检测,从事进料加工的服装生产企业和外贸公司的营销人员在签订进料合同时,应在质量条款中注明面料质量符合进口国的标准,以规避外贸风险。

今年1月1日起《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开始实施,令人尬尴的是,知道这个标准的人却不是很多。 1月20日,记者在北京海淀区白石桥家乐福分店看到,各式各样的保暖内衣在热卖。记者问及一位消费者是否知道《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实施了,她摇摇头,然后感兴趣地向记者打听该标准对消费者的好处。她说,媒体应该加大对这方面的宣传,这样我们挑选商品时就会留意了。 《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据了解,标准按照产品最终与皮肤接触的程度,把纺织产品划分为直接接触皮肤和非直接接触皮肤两大类。同时,把婴幼儿这一特殊群体的服装及其用品单独划为一类予以规范。 此外,对于纺织品的检测范围也从原来单一的甲醛含量扩大到色牢度、 pH值、异味、偶氮染料等项目,并针对产品划分的类别,严格规定了相对应的检测指标。例如,羽绒服作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色牢度应该达到 3级。另外,标准还要求产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书上明确标称所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些新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并没有标称该产品所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更多的消费者在选购衣物时更是忽视了这一明示。 据了解,新标准实施后,对于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产品将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目前,省级纤维检验所已基本具备对《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产品检测能力,但企业送样积极性不高。专家认为,新标准执行尚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有关部门应该抓紧对产品的抽查工作。 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孔丽萍告诉记者,当前纺织工业已经进入自由贸易时代,我国纺织品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纺织品的绿色壁垒。《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我国第一个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该标准的要求只是最基本的安全要求。它首先是对消费者有好处,该标准十分重视人体健康安全。同时它对迅速提高我国纺织品标准水平和检测技术水平,推动我国纺织品的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她说,以前国际社会对纺织品的质量更多的重视实用性、美观性、耐用性,而现在更注重安全性、卫生性。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制定出台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和纺织品环保标准,对纺织品甲醛、偶氮染料、重金属、pH值等成分实施了严格的限制。 专家还提醒相关生产企业,要认真学习研究并掌握新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技术和质检人员要熟练掌握新标准的要求,加强对一线生产工人的教育培训;抓紧调整生产工艺,特别是对染料的采购要加强控制,选择合格的染料供应方是企业自身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要确保各项产品特性符合新标准规范要求;加强对产品的检验检测,从事进料加工的服装生产企业和外贸公司的营销人员在签订进料合同时,应在质量条款中注明面料质量符合进口国的标准,以规避外贸风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 国内亚麻纺织企业中,属于亚麻世家的有哪几家?
    国内亚麻纺织企业中,属于亚麻世家的有哪几家?
    11-30
    在亚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呈现的当代,可以称的上亚麻世家的要数新申亚麻了。据我所知的新申亚麻是中国最早从事于亚麻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是一家由2代人经营的亚麻老字号
  • 亚麻纺织品特性有哪些?
    亚麻纺织品特性有哪些?
    11-30
    2.1凉爽感:亚麻是热的良性导体,穿亚麻内衣可降低体表温度4°C;吸湿放湿性好;透气性好;不易沾皮肤;2.2洁净感:胶质越洗越脱落,国外一流宾馆服务员服装均为亚麻纺织品;
  • 纺织机有多少种类?
    纺织机有多少种类?
    11-30
    纺织机就是把线、丝、麻等原材料加工成丝线后织成布料的工具全称,如纺坠、纺车、锭子、踏板织布机、机械织布机、数控自动织布机等。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