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四区,晋江、石狮、南安三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五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总面积11015平方公里,人口775万。
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城市。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全市现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86处,其中国家级20处、省级48处。保留着弥足珍贵的戏曲文化遗产,其中南音是中国音乐的活化石,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提线木偶是全国独特剧种。南音、南戏、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艺(包括陶瓷、石雕、树脂、藤铁等),构成了泉州独具特色的“五南”文化。四是港澳台侨优势突出。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720万人,旅居香港同胞70万人,旅居澳门同胞6万人,三者合占全省60%以上。台湾汉族同胞中44.8%、约900万人祖籍泉州,全市现有台属近16万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建设在泉州。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亚洲中心设立“(泉州)晋江一条街”,在德国法兰克福设立“泉州市贸易促进中心”
两年一度的“中国品牌之都”评选结果揭晓,共有10个城市获得这个称号,泉州入选,位列第六。
根据中国品牌研究院制定的标准,一个地级(副省级)市只有同时符合三个条件才能参加“中国品牌之都”的评定。一是“中国驰名商标”拥有量10件以上;二是“中国名牌产品”拥有量超过25个;三是“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拥有量不少于5个。中国品牌研究院今年共考评了18个城市,根据得分的高低,10个“中国品牌之都”的排名依次为:深圳、佛山、绍兴、杭州、宁波、泉州、苏州、温州、广州、长沙。
据统计,泉州现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20件、中国名牌产品47个、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8个、国家出口免验产品5项、国家免检产品164项、2007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16个。名牌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品牌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泉州县域经济发达。县域经济特色突出、支撑能力强,培育了石狮的纺织服装,晋江的鞋帽、食品、玩具、建陶,南安的建材、水暖,惠安的石雕、建筑,安溪的茶叶、藤铁工艺,永春的芦柑,德化的工艺陶瓷等区域特色经济,晋江、惠安、石狮、南安、安溪5县(市)连续多届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其中晋江、惠安、石狮均保持在百强前列(晋江第八届列第六位),所有县(市)也均连续保持全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
泉州荣誉:
国际荣誉:国际花园城市、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世界宗教博物馆、“东方第一大港”(唐、宋、元朝)、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国内荣誉:中国品牌之都、中国品牌经济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市民最满意城市,实现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二连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三连冠”、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六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