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门类:中国拥有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了一个举世无双、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最全产业链)
虽然,最近几年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号召自己企业回国重塑本国制造业,甚至鼓励自己企业搬离中国(给予补贴优惠),但是,“资本无祖国”尤其是私企,想撤离未来可期的中国,也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时候,中国抗疫表现可圈可点,更是有心无力、难于登天,
6月,美国国会起草一份新议案,为确保那些将生产搬回美国的公司能在本国采购其供应链上所需的一切产品,(而不是厂子搬回国后,零件还要从中国进口的窘境)白宫准备了250亿美元的回流基金,以此督促美企将业务或主要供应商迁出中国。草案还提出了减税和补贴政策等一系列激励措施,
外媒称,中美商会和上海美国商会联合民调显示,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仍有70%的在华美国企业表示没有搬迁计划,40%的企业表示保持对中国的长期供应链战略不变。
其实,早在美国发布相关政策之前,日本早几年就开始执行这样的政策了,在安倍执政期间,日本就有上千家企业搬离了中国,大多搬去了东南亚国家。不过,之后有一部分日本企业因搬去东南亚“水土不服”和业绩不佳,最后又搬回中国,中国的基础设施和完整产业链以及广大市场都无与伦比,
现在,新上任的日本首相菅义伟还是继承了前任安倍的政策,鼓励日本企业搬离中国,日本政府原定用于鼓励回迁的预算,总共20亿美元。截止7月底,第二批申请工厂搬迁回国(日本)补贴的日企数量达到1670家,不过,日本在华企业3.5万家,数量还不到1/10。通常情况,5%到10%的企业因经营环境和自身状况等原因,调整经营战略甚至撤出中国市场,都实属正常,
9月,中国日本商会在京发布《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20白皮书》,其中援引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九成在华日企计划维持现状或扩大业务。这些数据都说明了在华外资企业还是看好中国未来前景的,撤离的毕竟也是少数,撤离的毕竟更多的也是因为自身发展原因。
实际上,中国还是吸引外资最多的主要国家之一,这点一直没变,这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只能说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企业想完全搬离广大的中国市场、搬离拥有最完整产业链的中国、搬离基础设施最发达的中国,也是难于上青天。当然,我们也要有备无患,抓紧构建我们自己本土的产业链至关重要,尤其,在这特殊时期(美国为首的逆全球化),我们不得不防,千万不看掉以轻心。